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于1991年在化学系的基础上建立。张乾二院士、万惠霖院士、黄培强教授曾先后担任学院院长。
学院现设化学系、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化学生物学系共3个系。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国家工程实验室、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谱学分析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化学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理论与计算化学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纳米制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电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关键材料工程实验室、福建省高校化石能源化学与化工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高校无机化学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电镀及表面处理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福建省精细化工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厦门市分子纳米技术与分析科学重点实验室、厦门市合成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以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化学类专业分委会、中国化学会《电化学》编辑部、中国空间学会生命起源与进化专业委员会、福建省化学会挂靠于学院。
学院现有化学、化学生物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和生物工程4个本科专业,拥有首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学院拥有化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其中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学生物学、纳米材料化学、能源化学、工业催化、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能源化工等二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2个博士后流动站。
长期以来,学院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形成了学科梯队合理、学科分布较为全面的师资队伍,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拥有雄厚的教学与研究实力。迄今为止,在我院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20余人。目前,学院师资队伍总体呈现人才梯队健全,年龄结构合理,学缘分布优化,竞争活力明显的特点。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334人,179位专任教师中教授90人,副教授77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88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69人。在职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3人,入选“国家人才工程”8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入选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19人,2人入选国际电化学会会士,5人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努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全院已培养本科毕业生近20000多名。全院在校生2424人,其中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别为1077人,877人和470人,其中学历留学生40人(包括国际硕士24人,国际博士16人)。
得益于“211工程”、“985工程”、“2011工程”的重点建设,学院进一步加强化学与化工学科交叉,促进化学化工一体化建设,构建学科、科研、人才三位一体的协同发展体系,形成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研究的完整创新链条,学院各项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整体实力得到全面提升。
科学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成果,在Science、Nature上发表5篇论文,在Nature子刊上发表论文16篇,包括“Nature Chemistry”、“Nature Communication”、“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Materials”和“Nature Protocols”上分别发表论文4篇、8篇、1篇、2篇和1篇。学院许多创新性成果被Nature及子刊作为亮点评介。居全国高校化学学科前列。[Y1] 学院连续六年到位科研经费逾亿元。2015年,到位科研经费创新高,达到2.22亿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近2亿元。学院基础研究特色鲜明,科研论文保持稳定发展,近五年,发表于SCI源刊物的论文数量年均逾400篇,在SCI一区和二区学术期刊上发表高质量论文的数量稳年增长,形成了化学学科绝大部分分支学科均能于化学一级学科SCI前5%刊物发表论文的良好态势。2006年以来,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三项,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二项,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各六项,两项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一项成果入选“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以“2011计划”总体精神为指导,于2012年4月组建,2014年底成功地通过国家“2011计划”认定。由厦门大学牵头,联合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实现“化学为基础,材料为载体,能源为目标”,开展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
挂靠学院的“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惟一”连续五次(25年)在科技部组织的评估中均被评为“优秀”的全国化学化工类国家重点实验室。
经过培育和建设,“物理化学”(2001年)、“团簇化学”(2007年)、“界面电化学”(2010年)和“谱学分析”(2015年)先后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复杂体系的计算化学”(2007年)、“碳资源高效利用的催化基础”(2011年)、“杂环化学”(2012年)、“谱学分析”(2013年)研究团队先后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
学院注重依托基础研究优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应用研究。“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国家工程实验室”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项目;“谱学分析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15年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于2015年获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促成“石墨烯工业与产业研究院”落户厦门大学。
与国内大中型企业交流逐渐深入、合作交流领域不断拓宽,在合作数量和质量上均有突破,应用研究开发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近五年来,学院共承担各地企事业单位横向课题项目260项,建立校企共建平台31个(含延续),合同经费约1.7亿元,合同经费逾百万项目40余项,逾千万项目3项。获授权专利272项,其中转让或实施许可11项专利或专利申请权。2013年引进人才赵金保教授与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合作取得了实质性重大进展,企业一次性支付2000万元作为项目研发经费。
学院贯彻落实学校援疆工作部署,依托“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国家工程实验室”,与新疆昌吉学院或联合新疆大型企业共建了4个研究中心和1个研究院。联合江苏煤化工程研究设计院、新疆库车新成化工有限公司三方实验基地,合作开展洁净先进煤和天然气转化技术研发及产业化。2015年4月22日,李克强总理视察我校时,充分肯定了我院与新疆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成果。
创建于1991年的化学“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是教育部首批建立的三个化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在教育部组织的历次评估中均被评为优秀基地。6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于2006年成为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986年建立的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于2005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称号,2010年、2015年连续被评为优秀。
学院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立足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多方面优质资源,深入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国际合作。我院是国家人事部111引智基地。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教授、柯尔教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诺沃肖洛夫教授等多位国际知名学者曾先后到学院讲学,并应邀受聘为厦门大学名誉教授。近五年来共主办或协办35场学术会议。2010年成功承办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参会代表逾3000人。
目前,学院已经逐步形成一个以世界一流学科为导向、以化学学科传统优势为核心,化学与化工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态势。学院将以饱满的激情、豪迈的步伐,朝着建设“国际一流的化学学科,国内知名的化工学科,国际知名的化学化工学科教育科研机构”的奋斗目标迈进。
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和校友对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